top of page

​大腸息肉

大腸息肉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,可以大致分為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,腸息肉好發於左側大腸,包括降結腸、乙狀結腸和直腸。

1497833359-1241752358_n.jpg

依據息肉特性將息肉分成:

(1) 增生性息肉:

大腸中常見的息肉,產生微小黏膜突起,通常小於0.5公分,不會癌化形成惡性腫瘤,常發生於乙狀結腸或直腸,通常和周邊的黏膜同樣顏色或略為蒼白,可能形成單一息肉,也可能在某段大腸中多個息肉成群生長。小的增生性息肉為廣基性,無莖,外表平滑,大的可能生長為有莖性,因此光靠肉眼很難區別息肉的種類,需要將息肉取出後利用病理檢查作分析。      

(2) 發炎性息肉:

又稱之為假性息肉,這是由於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後,新的黏膜上皮新長出來或是過度生成所導致。發炎性息肉不會癌化,但由於型態有時與腺瘤不易區分,所以仍然需要切片作近一步確認。

(3) 腺瘤性息肉:

小於0.5公分時通常呈現廣基性,顏色像正常黏膜的顏色,或呈現紅色,當息肉生長較大時,可能保持正常的顏色或充血色,型態可能為廣基性或是有莖性,腺瘤性息肉可能惡化形成大腸癌,形成的過稱一般稱為「腺瘤—腺癌理論

 

根據異常增生程度、病理型態的傳統腺瘤分類方法,分成:

(1) 管狀息肉(~75%)
(2) 絨毛狀息肉(~15%)
(3) 管絨毛狀息肉(~10%)

一般來說。大約80%的腺瘤屬於管狀,絨毛狀腺瘤約佔5%。不過,當絨毛狀比例越多,癌化機率越大!!

1497833358-4220397341_n.jpg

鋸齒狀病變息肉與癌症的關聯
 

        鋸齒狀病變會在大腸內形成息肉的型態,具有鋸齒狀外觀,外型隱蔽,因此有時在內視鏡下不容易被發現,而且,內視鏡對於右半結腸的篩檢效果較左半結腸差。此外,鋸齒狀病變屬於大腸直腸腺癌的癌前病變,由鋸齒狀病變惡化形成腺瘤的比率約占大腸直腸癌的10-20 %,稱為鋸齒狀病變息肉路徑。(另外80-90 %則是走典型路徑,經由幾種主要的致癌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突變,促使正常細胞趨向異常增生而演變為腺瘤,再進而演變為癌症。) 

1497833359-2107545024_n.jpg
bottom of page